前店後廠 香港邊緣化加劇
| ||
香 港被邊緣化危機迫在眉睫!粵港昨日又簽署八份最新合作協議,包括共同開發深圳前海,在該區建立新口岸,發展現代服務業,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透露,前海將走過 往港商北上發展的前店後廠發展模式,前店是在內地的前海,香港則僅為支援為主的後廠角色。學者說粵港合作格局出現大轉變,反映香港被邊緣化危機日重,前海 計畫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曾蔭權及黃華華昨日在香港共同主持粵港合作聯席第12次會議,兩地政府簽訂共八項合作協議,但多屬新瓶舊酒,而唯一稍具新意的,是為共同開發前海簽署意向書,但有關計畫卻原來是隱憂重重。 粵港構思中的前海區鄰近蛇口,將填海30多平方公里,可發展面積為10平方公里,是規畫中的香港機場與深圳機場鐵路的中途站,日後將集中發展金融、高新科技產業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對有擔憂前海發展金融業成熟後,恐會尾大不掉,調過來威脅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曾蔭權在記者會上指,香港過往也曾擔憂過被新加坡、上海、深圳等挑戰,現在輪到前海。 黃華華補充時具體講解前海概念。他說,廣東與香港30年來以前店後廠模式發展,兩地得益,日後前海就是服務業的「前店後廠」,前海是前店,香港是後廠,「也是雙贏」,叫港人不必擔心前海會威脅香港。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在前海計畫中粵港合作格局出現重大轉變,港府由以前的店變了廠,反映香港邊緣化嚴重,導致經濟走下坡,已到了不得不 正視解決的地步。他說,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物流被深圳鹽田港威脅,旅遊遭澳門不斷搶客源,金融又被上海急起直追,香港經濟已到苦無出路之境,加上金融海嘯 令歐美貨源大跌,現在惟有藉助深圳腹地作「展銷場」,在前海「開店」,吸引內地買家,開拓新市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