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3千點保衛戰開打
滬深兩市延續上周三以來跌跌不休頹勢,兩市全天跌幅均超過2%,個股慘淡,煤炭、有色金屬、金融及房地產、鋼鐵類股一改7月走勢強勁,陷入跌幅前列。
上證綜合指數昨天終場下跌93.588點,跌幅達2.98%,收在3046.972點,成交量繼續萎縮,滬深兩市加總僅達2208.45億元人民幣(以下同),顯示市場信心嚴重不足,而上證指數周跌幅累計下跌達6.6%,創半年來再大周跌幅,並跌至7周以來的收市新低,指數3千點關卡岌岌可危。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昨日上證綜合指數終場收在3046.972點,收在7月1日以來最低,本週上證累計下跌6.6%,創下2月27日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而深證綜合指數下跌37.935點或3.58%,收1022.923點。市場信心不足,擔心今年股價漲幅相對獲利成長前景可能已經漲過頭。
儘管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及發改委上周五集體重申堅持既有財政及貨幣政策,但並未有效安撫市場信心。
此外,稍早公布的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儘管有跡象顯示,7月份狹義貨幣餘額(M1)同比增長26.37%再創新高,且居民存款減少192億元人民幣,意味存款活期化加速,這部份資金可能流向股市,但當月份新增貸款降為3359億元人民幣,與上月相比已收縮77%,信貸收緊仍促使投資者加速拋售手中獲利籌碼。
種種因素,使得A股市場在過去8個交易日6日下跌,成為今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調整幅度最大的下跌區間。
從昨天盤面上來看,個股近9成下跌,煤炭、有色金屬、金融、房地產、鋼鐵等在7月份走勢強勁的板塊均出現較大跌幅。
釀酒板塊是重災區,主要是因為政府嚴查「白酒提價」的消息打壓到白酒類股表現;鋼鐵類股跌幅也頗為可觀,寶鋼跌3.59%,武鋼跌4.26%,據市場消息傳出,可能與即將發布的鋼企半年報呈現巨虧有關。
此外,銀行類股也面臨下跌局面。招商銀行昨天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A+H股配股方案的議案」。這是招商銀行首次通過配售A+H股的方式在市場上進行再融資活動,總金額可望達180億元,屆時將成為中國今年最大的集資活動。
招行有意再融資,以補充資本適足率,似乎印證銀監會要求提高資本適足率並非空穴來風,未來銀行業掀起增發融資潮的隱憂,再令大盤雪上加霜。
市場普遍對銀行業的下半年業績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分歧,除了銀行業之外,中信證券昨天公布上半年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20%;中國平安上半年根據國際會計準則核算的淨利潤下滑45%。
資金行情 恐宣告終結
上證指數昨天創下半年以來最大周跌幅紀錄,大盤指數跌破3,000點關卡只有一步之遙。分析師表示,「在資金行情宣告終結」的此時,3,000點極為可能跌破,但在2,800點可望獲得強力支撐。
上海東方證券QDII基金經理人林浩凡受訪時指出,去年10月上證綜指由1,665點到今年8月4日的3,478高點這段上漲行情,分析其過程可分為4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力量支撐上漲。
他指出,1,665點到2,400點為基本面支持指數上漲;而2,400點到2,800點為各家機構上修企業估值推動上漲;2,800點到3,000點則為市場樂觀預期所推動;也就是所謂「跟風者」所推動,這部分可以由「新增開戶數」跟新基金設立的熱度可以看出來;而3,000點以後的行情就完全是所謂的「資金行情」了。
換句話說,從3,000點到今年高點3,478點就是靠所謂的「流動性」所支持。
由於中國政府日前透出了「政策微調」的態度,動見觀瞻,顯示當前的「過度」的寬鬆貨幣政策終將會調整為「適度」的貨幣政策;一旦流動性萎縮,受其支持的3,000點以上行情不再,也就不足為奇。
他並表示,今年上半年指數型基金(ETF)發行熱烈,指數型基金本來就有「助漲、助跌」的擴大作用;在突破3,000點的過程中,指數型基金在建立基本部位時,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樣地在下跌過程中,一旦突破3,000點,採取「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型基金也勢必被迫減碼,在指數型基金的影響力加大的情形下,跌破3,000點關卡的可能性無疑大增。
不過林浩凡強調,由於2,800點為市場普遍接受的價值點,本益比僅24倍,他認為將有強力支撐,下半年估將在2,800到3,500點間震盪,靜待下一波第三季、第四季財報好轉帶來股市上漲。
防信貸資金進股市
中國財政部發佈「中國上市公司2008年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上市公司2008年增收不增利。報告中並建議,需關注貨幣基金投向,防止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據財政部介紹,此報告採取「逐日盯市、逐戶分析」模式,跟蹤分析1624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2008年年度財務報告。根據報告,截至2009年4月30日,中國滬深兩市共有1,624家A、B股上市公司如期公佈了2008年年度財務報告。
報告中並指出,1624家上市公司年營收同比增18.57%,比07年同比下降5.50個百分點,而0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7.34%,相較於07年同比增幅49.56%,增幅下降了66.90個百分點。
這1,624家公司08年淨資產收益率為11.89%,與07年的收益率16.78%相比,降幅達29.68%。
報告稱,以上數據顯示中國上市公司08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中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大幅高於07年,呈現出顯著的「增收不增利」現象。
除增收不增利現象外,其他特徵包括上市公司存貨、固定資產和銀行貸款等資產減值損失巨大,反映出企業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商業銀行貸款增幅較大,上市公司資金比較充裕。
報告中並統計,159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08年從銀行借款達3兆8906.90億元人民幣(下同),08年末滯留在銀行資金則達到1兆2518.07億元,呈現出資金充裕的明顯特徵。
財政部認為,企業可能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將這些資金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產生股市和房地產的繁榮假象,進而助長泡沫和引發通膨。
財政部並指出,與上市公司資金充裕現象形成鮮明對照的,是4成左右中小企業因缺乏資金而倒閉。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多年困境始終未能得到根本解決。
財政部在報告後也提出建議,包括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切實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重視發展虛擬經濟,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發揮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當關注貨幣資金投向,防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助長泡沫和引發通貨膨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