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對峙 台股觀盤三大面向
●台股多空對戰,市場寄望明(13)日MSCI例行性進行季度調整,可望為台股帶來好消息,增強多方的力道。圖/本報資料照片 |
台股近日維持高檔震盪,指數上不去、但下檔也有撐,市場分析師看法分歧,不過,因已有342檔個股股價跌破季線支撐,空方力道相對較大,市場寄望明(13)日MSCI例行性進行季度調整,可望為台股帶來好消息,增強多方的力道。
台股近日多空對戰,市場分析師對後市的看法分歧,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表示,後續台股最重要的是有三大重要觀察點,包括一、美國時間12日,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利率決策會議結果;二、13日MSCI例行性進行季度調整,對台股的調整權重及調幅多少;三、大陸上證指數上周跌破3,300點月線可否重新站上。以上三重要事項都會牽動台股未來走勢。
雖然在聯發科帶領下,昨(11)日高價股走勢相對強勁,有71檔個股股價創今年新高,不過,就目前而言,空方似乎占上風,因為有342檔個股股價已跌破季線支撐,其中不乏具指標性的個股。市場分析師指出,由多空力道及具指標個股來看,短線指標性個股重回季線才能有助台股回穩,否則比價壓力下,將使台股回測季線。
領先大盤跌破季線的科技業個股包括宏達電、中華電、奇美等,以及傳產股的遠紡、統一、華固、遠雄,還有金融股的彰銀、華南金、國泰金、元大金、台新金及新光金等。
季線若失守 宜嚴設停損
台股上周跌破月線後,台股持續在月線之下量縮整理,法人表示,今年台股回檔,幾乎都可以在季線獲得支撐,目前指數與季線仍存約200點差距,如果可有效守住,短期仍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不過由於類股輪動快速,操作難度將明顯升高。
台股上周未能順應國際股市大幅反彈之勢突破7,200點,反而出現類股輪動快速,且成交量亦無明顯放大之格局,透露出7,000點以上多方追價意願明顯不足意味,短期仍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季線保衛戰能否得守,將成多空表態的重要關鍵。
保德信金平衡基金經理人施勝發指出,目前短期指標包括5日線6,878點及10日線6,978點已下彎,若指數無法再度上揚,且成交量放大至1,500億元以上,則預期月線(6,918點)下周將下彎,最壞狀況一旦台股指數有效跌破季線,就可會形成短中期均線的反壓,台股下探半年線6,026點尋求支撐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施勝發進一步分析,今年台股回檔,幾乎都可以在季線獲得支撐,包含6月2日由7,085點回檔修正至6,100點,約是季線位置;7月13日受ECFA延至明年的消息影響,加權指數也在季線以上止跌,目前指數與季線仍存在約200點的差距,如果可有效守住,短期內仍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
不過,施勝發強調,短線上各類股輪動的速度將會加快,操作難度明顯升高,台股亦面臨變盤的重要階段,加上此波7,000點以上再度形成另一套牢區,一旦無法守住季線,宜嚴設停損。不過,若是採中長線投資者,則可逢低佈局,畢竟今年第四季還有縣市長選舉、兩岸金融MOU簽訂以及企業2010年獲利持續成長的題材,可望穩住台股,甚或向上攻堅。
就類股表現言之,雖然各類股陸續脫離景氣谷底,然而部分個股初期股價反應甚快,實質獲利的成長性恐未如股價反彈之強度,因此仍須注意股價相對評價水準是否已超過投資價值。此外,水泥、塑膠及航運目前面臨新增產能的負面因素,尤其產業已處於供過於求的階段,若再有新增加的產能,恐將減緩未來復甦的力道。
量小勢難為,跌破季線整理期恐拉長
盤勢分析:台股在周線連收六紅後,上周拉回收中黑,指數跌破由6,100點所延伸之上升趨勢線和月線支撐,6,944點和7,185高點在日K線上形成 短期頭部,9周KD值開口明顯收斂縮小,中期漸有轉弱向下修正壓力,不過破線後成交量萎縮,短線持續殺低賣壓也不重,指數暫在6,800點止跌反彈至月線 附近,由於量能不足,短線反彈力道待觀察。
大盤在7月底突破7,084點創今年新高7,185點,由於整體過關量能不足,又接近7,384點套牢區,續航空間原本有限,加上兩年線 走低下引,出現突破拉回走勢應是技術性常態,由7月月線出現中長紅封閉6月中長黑線,9月KD值持續向上攀升,年線大約8月中下旬開始扣抵7,000點以 下低指數,漸走平轉為上揚來看,中長期趨勢依然偏多,但目前仍需時間調整,原則上只要拉回整理過程,週指標能守在50以上,都不致偏離多頭軌道。
中國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動態微調、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未再降息、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譜休止符,可能為全球股市資金行情稍踩煞車,但全球經 濟景氣雖停止衰退,能否步上復甦坦途仍待觀察,各國央行不致馬上改變現有寬鬆貨幣政策,如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陸股短期重挫後,即宣示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因此 股市可能進行短期調整,但隨著照氣復甦向上的基調不會改變,只是腳步變慢。台股仍有兩岸金融MOU、ECFA題材,中期調整後,第四季仍有高點可期。
操作策略與選股:陸股短期向下修正,使得大陸題材相關的中概族群股價受到影響轉弱,不過陸股周線格局仍強勢,中概股如有明顯拉回反可逢低 佈局。目前分類指數除了水泥、塑膠和鋼鐵類指數的9周KD值仍向上外,大都向下修正整理。電子類股指數雖也向下,但宏達電短線止跌,聯發科、大立光上漲, 化解本益比調整壓力,很多個股續呈中多走勢,第二季財報佳、7月營收成長的電子股在大盤進入整理之際仍有表現空間。
大盤成交量縮至千億元附近,所謂量小勢難為,指數又距上檔套牢區太近,要快速補量上攻、突破壓力不易,短期先觀察大盤能否在季線附近量縮 回穩,指數不宜有效跌破季線6,700點附近支撐(差不多是7,185點和6,944點之短期頭部的下跌滿足點),否則月線有明顯反轉向下壓力,9周KD 值也會交叉向下,中期整理時間將拉長,短期暫以業績股區間操作因應,中期逢低佈局第四季行情。(作者為康和證券投資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