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中國 當得了經濟救世主? 中國財政 赤字規模恐破兆。專家:中國財政赤字或於2009年首次突破兆元人民 但風險不大 。

中國 當得了經濟救世主?

「中國能否拯救世界」是最近的熱門話題,最新一期的亞洲版「時代」雜誌專文探討,認為中國還稱不上世界經濟領袖,但已經邁向這個目標。

時代雜誌指出,全球經濟力量呈現「東移」之勢,美國財政部長蓋納日前在北京大學演說,當他提到中國對美國政府公債的投資「很安全」時,一向彬彬有禮的北大學生竟然哄堂大笑,這一笑,顯示出全球經濟秩序的變化。

在北京的通用汽車經銷處,看車的中國消費者對政府的刺激經濟政策信心十足,也認為自己「買得起新車」,現在世界各國消費者多看緊荷包,美國儲蓄率過去九個月間由0%迅速增至7%,而中國零售消費今年成長達16%。

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使澳洲和巴西等國在過去半年裡受益良多。仰賴出口的亞洲國家,也因為和中國的貿易,讓經濟能夠起死回生。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在2008至2010 年的三年期間,中國會占全球經濟成長的75%。

難怪在全球渴望走出經濟陰霾的時刻,都指望中國能成為照路明燈,正如前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師謝國忠所說:「大家都想知道的是:中國能夠拯救世界嗎?」

僅在數年前,根本沒有人想過中國會成為全球經濟救星,因為中國經濟倚重製造業,因此依賴美國需求。不過今年美國經濟預計萎縮2.6%、失業率已衝到9.5%,振興經濟計畫至今成效未彰,醞釀推出第二輪措施;相形之下,中國的人民幣4兆刺激經濟措施有如強心針,可望刺激今年經濟成長的八成,和美國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經濟的復甦之勢強勁,八大工業國集團(G8)的聲勢漸漸不如中國和美國的「兩國集團」(G2),甚至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說,華府和北京的關係將「塑造21世紀」。

但中國真的能成為「全球經濟救世主」嗎?經濟學者認為恐怕仍未氣候,以經濟規模來說,中國僅4.4兆美元,遠不如美國的14兆美元,去年美國占全球GDP的21%、中國僅6.4%。中國國民所得6000美元,也遠不如美國的3.9萬美元和歐盟國家的3.34萬美元。去年中國人的消費和法國差不多,可沒人指望法國來拯救世界經濟。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要克服的問題包括企業總體盈利仍在萎縮,政府的救市措施可能造成信貸氾濫。不過,美國世界經濟龍頭的地位風雨飄搖,總得有國家來頂替。中國的經濟模式若能經得起金融海嘯的考驗,將對開發中國家有莫大的吸引力,中國成為世界領袖的聲望和自信心也將大增。

【2009/08/02 聯合晚報】@

中國財政 赤字規模恐破兆

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所財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劉國艷日前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上財政收入下降,中國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很可能突破人民幣1兆。

香港文匯報報導,預估今年中國財政赤字將達到GDP比重的3.5%,即約人民幣1.1兆元,超過3%的國際警戒線。但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的特殊年份,短期財赤增加將有利於「保成長、促發展」的目標。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首席經濟學家梁優彩也表示,今年財政赤字超過1兆的可能性很大。中國政府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造成財政支出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物價持續走低,造成稅收大量減少,一增一減間,促使赤字迅速增加。

【2009/08/0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專家:中國財政赤字或於2009年首次突破兆元人民 但風險不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評社香港)
2009 / 08 / 02 星期日 12:52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上財政收入下降,使得今年內地的財政赤字規模很可能突破1萬億元。此間經濟專家表示,超萬億的水平雖然高於年初9,500億的預算,佔GDP比重亦將略高於3%的國際警戒線,但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的特殊年份,短期財赤增加將有利於“保增長、促發展”的大目標,同時也不會造成大的財政風險。

國家發改委經濟所財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劉國艷近日表示,鑒於上半年財政收入形勢並不樂觀,如果在不考慮加強徵管等因素的情況下,完成預算的難度比較大。今年內地赤字預計要達到GDP比重的3.5%,即約1.1萬億元左右。

全球危機之下 高財赤利發展

文匯報報道,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首席經濟學家梁優彩亦表示,今年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一方面,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政府投入,從而造成財政支出較大;另一方面,由於物價持續走低,造成佔財政總收入約90%的稅收大量減少,一增一減促成財赤迅速增加。

對於由此造成的財政赤字佔GDP比重超過3%的國際警戒線,梁優彩認為,時下正值全球經濟危機蔓延的特殊年份,此時超過警戒線不僅不表明財政風險加大,且有利於國家整體經濟增長,因為只有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才能盡快扭轉經濟下滑的態勢。整體經濟好了,財政收入增加了,財赤規模自然會相應降低,“明年財政赤字的規模將會減少”梁優彩說。

短期財策失衡 換取早日脫困

劉國艷也同時強調,突破警戒線並不意味著中國財政不安全了。她指出,在早前參加的一個會議上,有歐盟官員介紹說,他們認為,從理想角度看,財政赤字在3%比較合適,但為了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歐盟也把赤字控制率上調到了5%。而從世界上看,不少國家都有突破3%的情況,如美國已達到12.9%,日本是9.4%,英國達到9.6%。

劉國艷認為,沒有必要完全遵循百分三的規定,應該寬容對待赤字率上升,要以短期財政政策的失衡來換取經濟早日擺脫困境,並對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利支撐和保障,從而實現長期的財政平衡。

她還指出,當前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仍然需要政策為經濟保駕護航,“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是應該保持的,可以根據經濟發展、變化,進行一些結構性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