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高頻率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 恐有操縱股價之嫌

高頻率交易 恐有操縱股價之嫌

  • 2009-07-25
  • 工商時報
  •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紐約時報週五的報導指出,隨著次貸危機與信用緊縮逐漸遠去,華爾街又出現一個新焦點,即是高頻率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有批評人士指出,這類交易是當前操控市場的神秘力量,足以左右與炒作股價。

 根據了解,華爾街巨擘目前大都有從事高頻率交易,即是利用力量強大的電腦與經過精密設計的電腦交易程式,能以光速進行下單,而在其他投資人還來不及反應之前就已攫取上億美元的利益。

 報導指出,華爾街幾乎每一個人都好奇為什麼對沖基金與如高盛等金融巨擘,能在金融體系近乎崩潰時仍能藉由股市交易大賺其錢,而現在大家終於明白,高頻率交易就是主因之一。紐約證交所前總裁唐諾森表示,這就是製造所有財富的地方。

 紐約證交所在1998年開放電子交易,當時的宗旨是讓投資人可以利用電腦來進行交易,可能說是股市交易的一項創舉,然而隨著電子交易益趨普遍,高頻率交易於是興起。高頻率交易可以在轉瞬之間觀察到市場與投資人的交易趨勢,並且在千分之一秒內改變自己的下單與投資策略,那些僅憑著個人電腦進行投資的散戶根本不是對手。

 報導指出,由於市場相關法規的漏洞,高頻率交易者往往可以先行看到市場的交易情況,然後即可憑其有如光速的下單執行程式進行交易,大賺其錢。

 高頻率交易的興起也導致美股交易量大增,據統計,自2005年迄今,美股平均每日交易量己增加164%,而目前高頻率交易約佔美股月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要了解高頻率交易的運作,可以由7月15日當天美股交易情況一窺端倪。7月14日美股收盤後,英特爾公布最近一季業績,表現亮麗。一批投資人覺得有機可乘,決定在15日買進半導體業者博通的股票。不過他們擔心若是一次下一筆大單,可以會哄抬博通股價上揚,導致他們成本增加。於是他們決定以不同價格分批下單。

 7月15日美股開盤,博通股價以26.2美元開出,這批投資人開始陸續下單,然而他們的下單在還沒有進入到交易系統之前,就有部分經過高頻率交易商的網路之中,儘管在此停留的時間只有0.03秒,卻已足夠讓高頻率交易商做出反應。根據紐約時報指出,由於法規漏洞,如那斯達克等交易所會將一些交易在還未公開之前先讓高頻率交易商過目,以換取相關費用。

 不到半秒鐘的時間,高頻率交易商就得知市場對博通有興趣,於是以閃電般的速度搶在其他投資人之前大量買進博通股票,博通股價開始上揚。高頻率交易程式同時也開始分析那批投資人所願意出的最高價,分析結果顯示是26.4美元,於是在博通股價升至26.39美元時,高頻率交易程式開始大量賣出博通股票,讓那批投資人承接。

 結果,這批投資人花了140萬美元買到博通56000股,比他們原先所計畫的貴了7800美元。

英緊盯高頻率交易

  • 2009-08-04
  • 中國時報
  • 【尹德瀚/綜合三日外電報導】

 高頻率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在大西洋兩岸都已受到金融監理機關的關注。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三日說,該局正在檢視高頻率交易對市場的衝擊。如發現會導致市場操縱,該局有可能禁止這種交易。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說,該局已經約談過幾家投資銀行、避險基金和資產管理基金的負責人。發言人瓊斯女士說,這是該局持續監理行動的一部份,由於高頻率交易還在早期發展階段,該局正透過市場人士了解它的意義和影響。

 瓊斯女士說,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高頻率交易展開調查前,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就已進行類似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