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亞洲正在製造泡沫 股市大漲未反映經濟實情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09 / 07 / 28 星期二 13:25 |
Bloomberg (彭博社) 專欄作家 William Pesek 指出,亞洲 (日本除外) 股市大幅上揚,無法真正反映該區經濟實情。在美國失業率攀高下,亞洲難以太過樂觀。他認為,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亞洲復甦還未能站穩,恐先產生資產泡沫。股市大漲並未能反映亞洲經濟實情。 香港《文匯報》報導,William Pesek 表示,韓國上季經濟成長率創下近 6 年來最好的成績,這是亞洲這陣子以來最好的消息,顯示經濟規模 14 兆美元的美國經濟一團亂,而亞洲卻在此刻成為中流砥柱。 但是亞洲至少目前不能志得意滿,有兩個原因:1) 政府增加支出,低利率現在看來還好,不過無法換得全球需求回來。2) 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助長泡沫,造戊經濟復甦的假象。 William Pesek 表示,韓國第 2 季 GDP 成長 2.3%,正好符合亞洲開發銀行 (ADB) 的說法。ADB 認為東亞的經濟復甦不是W形,不是L形, 可能是V形。ADB 建議,雖然復甦的風險消散,中央銀行主事者仍得保留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其實不足韓國令我擔憂,中國也是一樣。 Fox-Pitt Kelton 亞太策略師 Mark Matthews 說,中國是醞釀中的泡沫,這個說法並不誇張。他擔心,龐大的經濟振興方案造成股市泡沫。 中國股市大漲,投資人、消費者開心。可是這不是中國經濟的萬靈丹。中國股市大漲也無法降低中國對出口的依賴。股市大漲大部份只是得力於政府舉債刺激景氣,這不是長久之計。 其實這是亞洲普遍現象。亞洲經濟出現活力的跡象,這是因為經濟振興方案的結果,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個活力的跡象會消退。這時候要靠央行降息來支撐市場。而這又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只會導致資產新泡沫,但是看起來卻像是經濟成長。樂觀期待亞洲景氣復甦出現V形反轉,只是助長泡沫。 比如說,中國建築就要感激北京政府。政府的經濟振興方案讓中國建築上周在上海順利集資 73 億美元,16 個月來最大的 IPO 案。中國建築上市成功,也讓上周亞洲股市上漲。 上周五,三星電子公佈上季財報,結果像現代汽車、LG 電子一樣,獲利大增,因為受惠於世界 2.2 兆美元的經濟振興方案以及韓元貶值。問題是亞洲景氣真的復甦,還是因為公共支出帶動經濟復甦的假象,投資人的反應是什麼? MSCI 亞太指數從 3 月 9 日的 5 年低點已經反彈 53%,投資人看好全球政府會振興經濟復甦。投資人忽略一點,一旦公共支出用盡,後面是否還有足夠的經濟振興方案? 亞洲經濟還是太倚賴美國消費者。只要美國失業率持續攀高,亞洲的前景仍有變數。即使是看多中國股市的 Jim Rogers 也承認亞洲經濟要和歐美脫鉤,短期內不可能。 不禁令人質疑股市漲得這麼快。今年上海股市漲 85%,雅加達漲 83%,孟買 61%,台灣 51%,新加坡 43%,馬尼拉 41%,曼谷 40%,香港 39%,首爾 35%。可是日經指數今年才漲 9%,其實這才真正反映亞洲經濟實情。 美國 7 月消費者信心 5 個月以來首次下滑,因為失業率攀升,薪資成長停滯。這才是亞洲最需要關心的地方,不是股市大漲。亞洲需要調整經濟體質,要靠內需,不是外銷。全球危機最後會落幕,亞洲人需要調整經濟體質,提升生活水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