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保值存貨愈多 才能愈晚打烊。 房市風雲再起 建商瘋獵地 。

保值存貨愈多 才能愈晚打烊
  • 2009-07-19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當各家企業即將在下周進入的超級財報周時,還籠罩在全球金融海嘯的陰霾中時,台北市的地價,正屢創新高,一坪土地已飆到698萬元的天價,台北市的豪宅,也再創下一坪200萬元的空前紀錄;同時海外賺大錢的台商,也紛紛匯回資金,加碼購置不動產,而且非地標不出手。

 這正意味著,在全球財富面臨再一次的重新洗牌的時候,能夠保值、增值的優質資產,才是王道。而造成台北市精華地段拚命漲翻天、但台北都會 區以外的房地產市場,幾乎仍不動如山的兩極化局面,更驗證出無限大的游資,追逐極有限的優質不動產,最後勢必帶來另一波資產大翻騰的時代。

 從歷史經驗也驗證,不動產的增值、保值幅度,遠超過股票、石油。

 以1971年以來迄今來看,台北市預售屋房價就大漲了55倍,從每坪1.05萬元、漲到現在的58.1萬元;但同期GDP成長幅度,為 43倍,從每人410美元漲到17,576美元;至於股票,只漲了31倍,從193點漲到6,000多點;石油則上漲23倍,從每桶2.3美元漲到 52.7美元。曾經買了房地產而享受增值甜頭的人,即可體會有土斯有財這句話。

 很多學者專家憂心,下次經濟復甦的時候,就是通膨時代來臨的時候。不過看在曾經嘗過購屋置產甜頭的人眼中,現在正是卡位的時機,尤其政府 已調降遺贈稅稅率到10%,第一波台商回流,就已四處卡位TAIPEI 101股權、精華地段不動產,更何況據估計海外游資回流的資金動能,將至少有本土資金的5倍、10倍之多;再加上日後開放陸資購買台灣不動產,究竟台北市還剩下多少優質地段的不動產,可以供給龐大的潛在需求。

 有人期待,政府宜扮演更積極角色,國有地儘量以促參引進BOT投資人;不過更應省思的是,向來買地、加工、再出售的建築業,不能再停留在 傳統建築業時代了,畢竟賣一塊、少一塊,存貨愈多,才能愈晚打烊。惟有轉向只租不賣商業不動產,轉型為大型地產開發商,才能享有穩定長期的現金流,避免下 波不景氣帶來的衝擊,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蔡惠芳)

房市風雲再起 建商瘋獵地

  • 2009-07-19
  • 工商時報
  • 【蔡惠芳/台北報導】

 上市建商為迎接資產大翻轉時代,積極加碼搶地,冠德暫居今年購地「進帳」榜首,累計遠雄企業團「Land Bank」土地儲存量的可開發價值,高達2,500多億元穩坐養地大戶寶座。

 值得觀察的趨勢是,鑑於台北市寸土寸金、精華地段土地嚴重缺貨,而且台北縣擁有升格題材下,華固、元大等幾家原來一向堅持只深耕台北市的建商,現在購地的目標,已首度破例,跨區到台北縣獵地,展開攻城略地的布局。

 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表示,全世界政府為了救經濟,都採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大量印鈔票,一旦景氣復甦之後,副作用就會 來臨,進入通膨、甚至通膨和通縮並存的時代。毋怪乎今年初以來台股不但在各國表現中,後來居上,尤其以資產股、營建股反彈最強。

 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教授、大華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張義權表示,許多建商都發現,去年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以來房價下修了、但惟獨地價沒跌,而且今年上半年以來還逆勢大漲。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訊顯示,國內上市櫃建商截至2009年7月17日止,土地庫存Land Bank「進帳」最多的大贏家,為冠德達1,840多坪,都是取得台北縣新莊的2筆土地,是今年購進土地的大贏家。

 其次是皇鼎台北縣北投關渡陸續取得2塊地、共1,296坪;皇翔日前也高價標下中華路、延平南路附近的461坪商業區土地;興富發則進帳305坪、中工124坪。

 其餘土地零進帳的上市建商,手中握有存量仍已足夠未來2至5年推案之用。

 累計各家上市建商的土地庫存,迄今則以遠雄企業團包括遠雄建設、遠雄人壽、及關係企業等,手握2,500多坪Land Bank最多,幾乎是其他上市建商總存量的3至10幾倍不等,堪稱養地大戶。

 興富發也來勢洶洶,6月新進帳的民權東路二段土地後,累計手中已擁有近880億元的可售案量,台北、台中、高雄統統都壓寶。長虹也集中在台北市,累計手中擁有839億元的可售案量。

 宏盛光是淡海新市鎮土地就擁有500億元的可售案量,加上北市、縣約6、700億元,足夠未來5年之用;國揚、華固、鄉林、皇翔、宏普、冠德,也計畫積極加碼。不過華固董事長鍾榮昌表示,北市已買不到地,華固不排除破例往台北縣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