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前天首度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已開始逐步回穩。他認為雖然開始復甦,力道不會太強,時間也不會是馬上,但從各種指標看來,不僅股價反彈,包括民間消費、投資等,也陸續顯示正面的跡象。 其實過去半年來全球股價與經濟趨勢是背道而馳的。自去年十一月起全球股市開始反彈,例如台灣股價自去年十一月廿日反彈至昨天已上漲百分之六十一,表現極為 優異;但經濟面的壞消息在過去半年間,卻常常令人怵目驚心。不但各國的失業率都大幅提升,企業經營日益困難,甚至東歐幾個國家更傳出面臨倒閉危機的消息。 但股價與經濟面的背離究竟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因此我們該如何解讀這個現象呢? 雖說股價常是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標,但也常出差錯。因此,股價的反彈是否是因為市場上提前看到了燕子即將來臨的訊息,因而先行反映;或其實只是曇花一現,不實的幻想? 這一次的金融海嘯雖說源於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再加上衍生性商品造成的擴散效果;但究竟是因為市場信心的崩潰,才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連鎖效應。信心的建 立與維持原本是資本主義運作最關鍵的基礎,去年九月中至十月下旬的情況之所以萬分危急,也主要在於市場信心的崩潰;因此若能重建信心,也就能夠逐步重建受 了重創的全球經濟。 以「重建信心」這個任務而言,全球此次方向一致的寬鬆財政及貨幣政策扮演最關鍵的角色。此次政策方向的宣示十分明確,敏感的股市投資人也因而提早開始期待與布局。因此,這半年來全球股市的反彈其實不能說是「無基之彈」。 台灣今年股價上漲幅度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甚至這兩天已追過大陸,並遙遙領先全球其他股市。兩岸經貿終於走上正常化的路途,尤其即將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不但有助於導正過去長期扭曲的資金外流現象,且兩岸的和平發展更讓人對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加強信心。 (作者為日本大和總研首席經濟顧問) |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專家觀點》柏南克樂觀 燕子將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