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杜英宗:資金行情很危險。政府補漏洞 台港會不同。


杜英宗:資金行情很危險
  • 2009-05-28
  • 工商時報
  • 【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的兩岸開放議題吸引龐大海外資金,政府同時也對陸資廣開大門,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杜英宗昨天指出,台灣股市大盤飆太快、太高,讓民眾誤以為景氣真的復甦,紛紛把資金相繼投入,這樣非常危險。過去港股走了一大段的資金行情,人民並沒有得到好處,台灣千萬不要重蹈香港、澳門過去不足以取的經驗。

 身為投資銀行大前輩的杜英宗,昨天為全球聯合勸募組織的訓練課程授課,提供亞太經濟展望的最新觀點。他認為,歐美先進國家的經濟均因金融海嘯而受重傷,亞洲地區跟著被拖累,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3成,為避免此類問題一再發生,亞洲加強區域內整合是當急之務。

 由於各國股市近期欣欣向榮,杜英宗認為,不應視為經濟起飛的證明,頂多是衰退減緩而已。花旗集團5月22日最新更新的經濟預測,甚至進一步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6%,CPI亦下修至-1%,是亞洲各國最低的數值。

 他指出,目前全球市況還有3大風險,1是國家風險,英、美因政府財政用在擴大救市,而被列入展望負向的主權評等;2是油價走升的潛在威脅,會導致通貨膨脹,更會加重衰退復元的成本;3是股市大盤飆太快、太高,讓民眾以為景氣真的復甦,紛紛把資金相繼投入,「投資人太樂觀了!」其實基本面並沒有那麼好「該注意的是,現在人們資金閒置,企業也是滿滿現金在手」,杜英宗認為,市場資金過多的問題,擾亂投資的正常思維,陸資當年大量灌進香港,港股走了一大段的資金行情,結果股市和樓市都被炒作一番,香港人民並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人心浮動。

 據此,他呼籲,政府現在對陸資開放入台,若是沒有好好運用,也會導致台灣的貧富差距拉大,尤其是企業部份,目前的急單或短單均只是過度而已,企業要對自己的發展藍圖有所規劃,過多的錢、卻沒有正確的投資標的,無異於飲鴆止渴。目前最需要導引外資投資的政府施政項目,以內需市場建設、基礎建設為優先。

政府補漏洞 台港會不同

  • 2009-05-28
  • 工商時報
  • 【劉益昌/台北報導】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香港是城市經濟,但台灣是一個完整國家的經濟體,有製造業、科技業等創造經濟的實質產業,台灣不會變成下一個香港,但如果沒有作好管制配套錯失,在某一個領域確實會有變成香港經驗的隱憂,但整體不會。

 政府開放陸資來台,催化台股、房市資金行情噴出,梁國源提出警語,近期股市、房市的熱絡,只是給了政府暫時喘息的空間,政府應珍惜該喘息時機,好好儘快構思台灣競爭力持續衰退的經濟結構問題的解決之道,及陸資來台的風險問題。

 粱國源表示,近期股市飆漲、房市回升,短期而言對提高國人的資產價值大有幫助,但台灣的資產價值,若只是建立在資金或陸資的堆砌,長期來看是有高風險的。資金來得快,去得也快,不能只靠題材性的催化,包括中國移動入股遠傳、急單效應挹注業績等,這些題材都只有其一定的短暫效應而已,最後還是回歸到台灣基本競爭力的問題。

 台灣從1980年以來,持續投資及投入研究的比重趨勢持續下滑,造成台灣產業的價格與品質技術競爭力持續衰退,這從第一季台灣民間投資佔GDP的比重,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達41%,可見此現象並未改變。

 眼前的股市、房市走多現象,只是暫時性的,這是政府暫時喘息,深思未來如何防範台灣經濟不再擴大衰退、有效解決長期經濟結構性問題、保持與對手國相對競爭優勢的最好時機。錯過了,恐怕未來台灣會更辛苦。至於導引資金來台,不見得只能靠陸資,其他國家的資金也行,關鍵在於不能只是資金來台,更應有助於台灣技術、研發的提升,否則,沒有長期基本面競爭力的支撐,資金怎麼來,就會怎麼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