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市場翻多,國人不僅瘋台股,也迷美股、港股、日股等,交易量倍增。尤其美股去年以來跌深,國人趁機進場大掏金,金沙集團、花旗銀、米高梅、奇異甚至ETF等,股價從低點至今反彈數倍,不輸台股的飆股,讓國人荷包滿滿,成為國人理財致富的新門路。
全球資本市場氛圍由空轉多,不僅激勵國人資金回籠台股,推升台股今年表現全球第一勇,國人複委託券商買賣國外有價證券的金額一路飆高,顯示國人的理財視野與管道愈來愈多元。根據主管機關統計,國人今年3月分透過複委託買賣海外國家的股票達6.41億美元,較今年1月分的2.97億美元倍增,其中3月份買賣美股金額4.84億美元最高、買賣港股0.99億美元居次。3月分買賣美股、港股的金額,同樣分別較今年1月分買賣美股2.29億美元、港股0.38億美元金額倍增,可見國人不只是瘋台股,也頗懂得趁他國股市跌深之際,進場大撿便宜。
凱基證券協理溫宗憲指出,相較於購買境外基金、債券,複委託買賣海外股票的自主性高,也更即時貼近產業。同時,許多商品種類是台股所無法提供,更具有全方面的理財避險管道。
群益投顧協理鄭武隆指出,國人複委託買賣國外股票,以美股最熱,不少人這波的投資報酬率相當可觀。花旗銀行(代碼C)上一波跌至每股1美元附近,就有不少國人打電話詢問。同樣地,金沙集團(代碼LVS)從過去52周最高價76.5美元,跌至一度最低僅1.38美元,國內投資人在2至3美元附近掛進,以上週五收盤9.23美元看,投資報酬率2至3倍。其他如奇異(GE)、米高梅(MGM)、可口可樂(KO)等績優股,亦有國人趁機買進準備中長期投資,甚至巴菲特的柏克夏(BRKS),每股從過去52周的高點4700美元跌破2500美元時,亦有人買進,準備作中長期投資。
目前國人要買賣國外公司股票,除了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買賣之外,亦可透過國外券商或類似E-Trade等電子交易平台,但若外語能力不足或不熟悉國外股票交易規範,國內券商亦有提供電子交易平台,或24小時有專人協助下單解決問題,投資人可多比較各家的服務及手續費等。
不只是美股,國人投資海外股票也偏好港股。由於國人投資大陸股市受限,看好未來大陸經濟成長而想要中長期持有中概股或中國收成股的投資人,開戶買港股中的相關個股更直接。也因此,港股係美股之外,國人第二大投資的海外國家股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