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對人類生活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美國「外交政策」月刊列出金融危機對政治、文化、社會經濟各方面的13項「意外」副作用,包括全球暖化速度放緩,「花花公子」等男性雜誌將由熟女當道等。 1.政府更能幹 失業問題嚴重,公務員成鐵飯碗,以往擠破頭的金融機構不再吃香,政府更能網羅人才。 2.政府易腐敗 受金融危機影響,全世界的貨物和服務需求都大幅減少,政府訂單成為企業的生命線,企業不惜拚命送紅包,政府貪腐情形必會增加。 3.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全球經濟成長大幅放緩,經濟衰退的時間越長,排放的溫室氣體就越少,地球天空更藍的機會可望增加。 4.網路廣告更肆虐 報紙面臨生存危機,會增加在網站的廣告,以彌補報紙廣告收入的下滑。未來,在瀏覽網路新聞時,恐怕有更多廣告跳出來,文章還會被切分成更多頁面以增加點擊率。 5.更多人走進教堂 經濟低迷期總是教堂的繁榮期,分析顯示,從1968年到2004 年,每逢經濟衰退,教堂信徒人數就會增加50%。 6.下一代學會節儉 童年的宏觀經濟情況往往影響成年後的理財觀,大蕭條時代長成的那一代的人,理財比前、後代都保守,相信現在的孩子將來很可能會更傾向儲蓄。 7.女性裙子變長 在經濟困難時期,人類會傾向「較成熟」的伴侶,「花花公子」跨頁海報將不再青睞年輕和骨感,而起用豐腴的「熟女」,電影男女主角也趨向成熟。 8.年輕人願從軍 金融危機衝擊最大的是18歲到24歲的年輕人,正是從軍的黃金年齡,數據顯示,2008年第4季度美軍5年來首次超額完成徵兵工作。 9.私立學校風光不在 過去一年來私校收到的捐款少了10%到30%,未來在給予申請者經濟支持上將更加保守。而且受信貸緊縮影響,學生也更難申請到學生貸款。 10.更多人不敢退休 原本在數年內準備退休的人因為退休金縮水,將不得不延後退休時間。該退的不敢退,使得職位空缺相對減少,也阻礙升遷路,辦公室政治將更加慘烈。 11.全球化不吃香 全球經濟衰退造成保護主義抬頭,跨境旅遊可能大幅減少,海外留學受影響,各大新聞機構也會砍掉一些駐海外機構以降低成本。 12.「末日博士」更忙碌 預測這波經濟泡沫破裂的經濟學家、「末日博士」等,會成為全球各經濟危機研討會的大紅人。 例如在200年2月就預言美國金融系統將崩潰的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今年已走訪伊斯坦堡、杜拜、阿布達比、倫敦、利雅德、蘇黎世、達沃斯和莫斯科。 13.「大蕭條」作品流行 撫今追昔,有關「大蕭條」時代的文學將主導亞馬遜暢銷排行榜。 |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金融海嘯的13項「意外」副作用,包括…私校不再風光 女人裙子變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