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黃山炒美國基金 紀衡教你如何遠距炒股
- 旺報
- 【姜小玲/專訪】
兩岸三通後,到大陸養老或long stay,愈來愈方便,相較於台灣,大陸的物價、房價、稅賦算便宜,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不少地方風景好,空氣好,水質好,讓原本只打算來此一遊的台灣人,索性就此定居,有人來時為養老,落戶後順勢發展事業,展開人生第二春。兩岸住一住,有什麼不一樣?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年紀輕輕的紀衡,只因來旅遊時,愛上黃山的好山好水,從過客變成歸人,帶著妻子到此購屋置產,現已定居大陸7年多,5歲大的兒子也是在當地出生的。靠著經由網路投資金融商品、在當地不定時買賣房地產、買美國公債賺利息…等理財方式,一家三口過得逍遙自在。
自認有航海家性格的紀衡,在台灣原是選擇自願役的預官,做了三年半退役,先到美國讀書考察,再到歐洲漫遊了100多天,最後決定和另一半一起赴大陸,2001年先在蘇州買屋,兩年多後到黃山旅遊時,發現這裡群山環繞,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當即請導遊不用繼續行程,直接帶他看屋,鎖定建商新建的高級公寓社區,在屯溪區一口氣買下4戶。
「一戶三房二廳的公寓,只要100多萬台幣,簡直就是30多年前台灣的房價,不買可惜」,紀衡說。
此外,當地通往杭州的高速公路正在興建,這個潛在的利多,讓他立即出手下訂,賣掉已增值1倍的蘇州住屋,搬到了黃山市。
剛到黃山市時,一切公共設施還很落後,但5年多來,黃山市搭上大陸經濟飛快發展列車,不論軟硬體都大幅躍進,交通四通八達,開車上高速公路,2小時多直達杭州,機場每天有3班飛上海及北京、廣州等各大城市,每年3到10月,另有航班直飛香港,只需1小時半。鐵路也可直通上海、廣州、香港、南京及北京。
至於切身的醫療問題,他的小孩在黃山公立醫院自然產,太太住院4天,連同產檢在內2000(人民幣,下同)。平時小病就醫,看診加藥費,約40多元,就算做核磁共振,也只要450元。黃山民風淳樸,醫院較不會發生敲竹槓、誤診情況。
近年物價上漲,然而一家三口,每月開銷有限。大陸的水電瓦斯都沒有基本費,用多少算多少;也沒有房屋稅、地價稅等額外支出;即使是小孩上幼兒園學費,1個月也才380元,加上買書、健康食品等其他雜支,2000元有找。
紀衡認為,黃山市乾淨單純清幽,沒有風災地震,四面環山不缺水,網路又發達,是養老的福地,也適合藝術家或像自己這樣在家工作的蘇活族。他所住的公寓,在屋內不用開門就能見山。天很藍,水很清,當地不准設工廠,沒有光害霾害,所以夜晚的月亮特別大,星星特別亮,夕陽西下時,漫天的彩霞如同水彩畫。
同時,車少人少,坐公車不用排隊,平時他主要以腳踏車代步,呼吸著清甜的空氣,一路暢行無阻。
黃山市的教育體系也很完備,最高學府是黃山大學,他計畫讓孩子在這裡一路由小學讀到高中,打好中文底子,大學則出國讀書,培養國際觀。至於自己和太太,大概會終老於此。
預見泡沫 躲過金融海嘯
- 2009-09-08
- 旺報
- 【姜小玲/專訪】
紀衡性喜自由,從服完役後,沒有上過一天班,在家做專業投資人,藉由勤作功課,買屋、買金融商品,平均年收入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
他說,自己從高中起,就喜歡研究經濟,大學學的是行政系,時間卻花在了解金融手法與概念,進入股市實戰,首次以5萬元買了一檔「統一」,轉手獲利1200元,對當學生的他,是一筆意外之財,更提高了興趣。
赴美後,他開始研究金融商品,在當地開戶,此後不管身在何處,透過網路下單轉帳,非常方便。
他選擇美國投資,是因一切透明化,對投資人保護制度周全,金融商品多。他以多年經驗分析,美國股市6、7月是淡季,投資人可以跟著放暑假,歇歇手,8月後到耶誕是旺季,可以尋找適合標的,只要買在低檔,就不用怕。至於他常進出的ETF(指數型基金),標的放在原物料,如石油、金銀銅鐵錫,掌握商品的周期性,看準趨勢,配合技術線型,高賣低買不貪多,就不易虧損。
他以石油為例,2年多漲3倍,他賺到中間那一段就出場,因為「魚頭、魚尾留給別人,自己吃魚肚就好」。
金融海嘯未爆時,他已發現不對,美國銀行貸款已過浮濫,房價暴衝,消費者還不用付頭期款就能買屋。另外,連動債在美國賣到20多趴,台灣銀行給投資人僅5、6趴,不啻是暴利,天下哪有這麼好賺的錢?
他及早賣出手中所有金融商品,躲過一劫,還有獲利。
在投資房產方面,他也有一套看法。他說,房屋的漲勢有一貫性,先從一級大城市起漲,逐漸擴至周邊二級城市、三級城市。7年多前,當他看到上海房地產竄起,就看好周邊蘇州的發展,大膽置產,2年後獲利1倍出場,改買黃山市尚未起漲的4棵房屋,2戶在房價大漲近1倍後脫手,獲利約千萬台幣。另外1戶自住,1戶收租,等於不用本錢就擁有2屋。
對於投資人若有意投資美國金融商品,他指出,未必要赴美開戶,像美國大券商Ameritrade、Scott都有華語服務,台灣民眾可上網查詢下載所需資料,再寄過去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