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解決金融風暴 英美等國砸10兆

解決金融風暴 英美等國砸10兆

2009-09-12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

去年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各國政府紛紛斥資紓困,而「英國廣播電視公司」(BBC)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交給「廿國集團」財政部長的資料估算,以英國、美國為首的各大經濟體總計花了十兆美元救市。

 其中以英國政府紓困手筆最大,金額規模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九四%,亦即每個英國人平均得為爛帳分攤三萬英鎊(約台幣一百六十三萬四千元)。美國紓困規模佔GDP二五%,每人約分攤一萬美元(約台幣卅二萬六千元)。

 各國政府主要是以擔保而非注資的方式介入深陷風暴的企業,只要經濟持續復甦,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風險一除,政府就可啟動退場機制,因此政府的元氣大概可恢復個八、九成,不過的確無法拿回所有的本金。

 金融業(尤其是英美兩國的大型金融投資公司)是這次風暴的核心,總計認列四兆美元虧損,其中三分之二來自「花旗集團」與「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大型跨國金融機構。

 到底這些虧損對民眾有何意義?簡單地說,這些金額吃掉了金融業約十年的利潤,加上認列需要大筆現金,導致資本適足率偏低,不得不緊縮信貸。

 據估計,五年後,英國政府赤字將從六千億英鎊飆升至一兆四千億英鎊,美國則倍增至十兆美元。影響所及,健保、教育等支出勢必縮減。以英國為例,光是政府債的利息支出,便可能超過一整年教育支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