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復甦順序一向是股市、經濟、房市,這次恐怕只是資金行情。

專家:屋比10家再買不吃虧

  • 2009-06-02
  • 工商時報
  • 【馬婉珍/台北報導】

 陸資效應推波助瀾,全台房市瘋很大,台北、台中等地各有驚人的億元「超豪宅」案公開,看好後市的屋主也趁機抬價,但專家認為,這波房市只是W型非理性榮景且新成屋陸續釋出,房價仍有下修空間,對於購屋人來說,貨比10家再買屋才不吃虧,別被銷售話術沖昏頭。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提醒,商辦市場及住宅市場,應分為兩個區塊評估,政府雖開放陸資進駐商辦市場,可讓商辦大樓的空置率降低、租金、房價皆上漲,但不代表陸資會在此置產、長期居住生活,因此一般老百姓用於自住的住宅市場,恐未能同時受惠。

 此外,根據中央銀行新出爐的「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空屋數149.6萬戶,較去年整年度的143.2萬戶多出4.5%,創下歷史新高,央行報告並認為,經濟仍不景氣、民眾財富仍未明顯增加且完工的新成屋陸續釋出、空屋數將持續攀升,因此房價仍有下修壓力。

 莊孟翰進一步指出,按整體經濟環境的歷史走勢看來,復甦順序一向是股市、經濟、房市但這次卻是股市房市一片榮景,經濟基本面卻未見好轉,景氣未有迅速反轉向上的支撐力道,因此恐怕只是資金行情

 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琪也說,陸資行情激起全台房市一波浪潮,但因整體效益並未展現,若短期間讓房價推升過速,恐會再度造成買賣雙方認知擴大,壓抑春芽初冒的市場買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