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IBM:雲端運算是模式 非產品。新聞分析-雲端成熟後 PC代工報價恐下滑。

IBM:雲端運算是模式 非產品

2009-10-21 工商時報【黃智銘/北京報導】

IBM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成立10年來首度全面對外開放,今年「雲端運算」議題火熱,IBM也與無錫市政府聯手打造全中國首座雲計算中心,積極吸引企業加入。IBM大中華區研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強調,與其他對手Google、亞馬遜相比,IBM一直以來就以企業需求為關懷重點,可以幫企業打造專屬的雲端運算架構,而不是只是要企業使用IBM的雲端架構。

 根據統計,即使企業的資料中心,一般而言也只有約15%的運算是用在有效率的生產活動,大約還是有85%的運算資源浪費。雲端運算由於集中化、虛擬化,可以減少維護成本,因此在不景氣下,除了消費者愛用外,企業也希望可以透過雲端來增加競爭力。

 IBM從1960年代就提出「虛擬化」的運算概念,透過虛擬化技術,將原本一部一部的PC整合到伺服器上,大大提升運算效率,現在所謂的雲端運算,只是虛擬化的延伸技術。

 IBM強調,雲端運算只是一種「模式」,而不是產品,任何廠商都可以有自己的雲端架構,IBM自己將雲端分為公共雲與私有雲兩種,分別也有如Lotus Live與Cloud Burst等產品鎖定雲端商機,IBM建議企業可以把敏感性不高的資料與運算透過公共雲,如外包給提供雲端服務的廠商來降低成本,敏感性高的資料則可以在內部打造私有的雲端架構。

 例如,台積電就開始打造內部的雲端架構,將公司的DT改成精簡電腦(thin client),不但降低採購成本,同時也提升資料的安全性,降低員工外洩與商業間諜的滲透機率。

 IBM指出,中國企業目前在電子商務上普及程度僅有約20%的消費者會在網路上消費,普及度遠遠落後,但預估201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因此電子商務的建設需求孔急。所以IBM便與無錫市政府合作打造功用的雲端架構。

 王陽表示,中國市場有很多當地的特點,因此需要在這樣的平台上提供適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


新聞分析-雲端成熟後 PC代工報價恐下滑

2009-10-21 工商時報 【黃智銘】

談到「雲端」通常意味著更便宜的運算成本,說得簡單一點,未來NB、手機等並不需要太高的計算能力,只要可連上網,運算工作都交由伺服器處理,因此硬體規格將大減,對原來就殺價競爭的台灣代工廠,未來產品報價將更快下滑。

 其實從最早華碩的Eee PC與宏碁的Aspire One就可以視為是雲端運算下的產物,原來設計都是採用Linux設計,消費者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使用如Google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電子郵件、文書處理等等,只是由於相關配套尚未成熟,因此現在主流還是Windows XP作業系統的小筆電,但相同的結果是產品的平均單價都大幅下滑

 可以預見的是,雖然Linux版本小筆電功敗垂成,但是Google又將持續推出Android與CHROME等作業系統免費讓手機、NB使用,電子產品雲端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代工廠的營收下滑壓力會越來越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