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名家觀點 復甦,總在經濟最弱時。克魯曼專欄/半調子經濟 歐巴馬嚐苦果。歐巴馬:就業機會通常跟在經濟成長後頭。

名家觀點 復甦,總在經濟最弱時

2009-11-07 工商時報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里昂哈特日前在該報專欄「經濟實況」撰文指出,復甦總在經濟最弱時,因此往往使人懷疑復甦能否持續,不過就他認為,美國經濟現今的復甦步伐至少有四項力量的支撐。

 他指出,1982年秋天,當時美國經濟才自衰退泥淖中掙扎站起,失業率向10%邁進,紐約時報刊出一篇文章,質疑復甦根本還未開始。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年,美國經濟平均一年成長6%以上。

 如今,大家又對美國經濟產生相同的懷疑,擔心就業市場不振打擊消費者信心、企業資本投資意願低落,以及銀行不肯放款等因素,會使才剛起步的復甦腳步受阻。

 里昂哈特指出,人們在衰退結束時往往會過度悲觀,因為這時也是經濟最弱的時候。以眼前這波衰退來看,人們都了解造成前一波景氣大好的力量,如房市與低利抵押貸款,不可能成為本次復甦的動力。大家開始擔心未來的成長將來自何處。

 他表示,其實世人大可不必如此憂慮,因為至少有4股力量會支撐美國經濟的復甦。

 首先來自中國的需求。他指出,多年來大家一直在談論中國需要增加消費,而美國則應該減少消費,如今,這樣的情況正在發生之中。中國政府已在增加支出來振興經濟。同時,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導致需求減少,使得中國出口減少,而今年的貿易順差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有可能會由2007年的9%降至4%左右。華盛頓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院的拉第就表示,整個情勢正朝向正面發展。

 他也表示,若要此情況持續,中國必須讓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升值,如此有助幫助中國內部需求,也可使美國輸中產品變得相對便宜。

 第二個力量需求正在增加中。儘管如房市泡沫時期的消費熱潮不可能再現,但當時的消費熱根本不可能持續下去,反觀現今的消費需求,儘管成長溫和,然而卻可持續。以汽車為例,預料今年美國汽車銷售量為1050萬輛,遠不及過去10年平均每年1600萬輛的水準,但預料明年汽車銷售將增至1120萬輛,2011年為1370萬輛,2012年為1550萬輛,這些數字看來並不強勁,卻是代表未來兩年將成長30%。

 第三個力量政府的振興計畫。他指出,儘管大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歐巴馬政府的7870億美元振興方案交易不差,但是政府還是可以設法加強振興經濟的力度。他建議政府應該增加一些小規模的振興措施,配合當前的低利率環境,有助延長振興效果直至明年。

 至於第四個力量,里昂哈特認為是一個謎,不過他認為確實可能存在。他指出,1992年柯林頓召集頂尖經濟學家商討未來支撐經濟成長的力量會是什麼,然而當時沒有人想到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大家都沒有預測到達康盛世到來。如今是否還會出現這樣的驚喜?也許是雲端運算,也許是其他科技,也可能是替代能源

 里昂哈特表示他不確定會是什麼,不過他寧願相信若干年後,人們談到一些帶動經濟成長的動力,可能是我們現今根本沒想到的東西


克魯曼專欄/半調子經濟 歐巴馬嚐苦果


【經濟日報╱克魯曼(Paul Krugman)/陳家齊摘譯】 2009.11.07 04:37am

共和黨人曾經叫囂要讓健保改革變成歐巴馬的滑鐵盧。不過,根據3日選舉的出口民調,選民在健保方面是傾向民主黨的。但儘管歐巴馬未在健保遇上滑鐵盧,在經濟方面卻可能遇到安齊奧(Anzio)的苦戰。

3日的選舉不是對歐巴馬的信任投票,州長選舉主要是因地方因素而決定。一旦遇上全國議題,選民其實支持民主黨。認為健保是最重要議題的選民,在新澤西州長選舉中一面倒向民主黨,投給共和黨的選民主要掛念財產稅與貪腐的問題。

但是選民的確很不滿意當前仍舊黯淡的經濟局面。而一旦選民心情不佳,就會投給任何非現任的候選人。就連原本預料會輕易當選的紐約市長彭博都贏得辛苦。

而且施政願景毫無章法的候選人反而更容易當選。新澤西州長的共和黨當選人克里斯蒂沒有交代,在新澤西嚴峻的預算赤字下要如何減稅。不過選民還是投給他。

這讓民主黨在明年的期中選舉處於劣勢。並非選民反對民主黨的施政議題,而是因為所有跡象都顯示失業率在未來一年內仍將痛苦高攀。共和黨將藉此獲利,儘管該黨腦袋空空。

這讓我想到義大利的安齊奧之役。

二次大戰的安齊奧之戰,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最佳例子。當時盟軍在敵人防線的大後方登陸,造成奇襲,美軍指揮官卻沒有利用機會擴大戰果,反而縮在灘頭,結果遭到周遭山嶺的德軍夾擊,損失慘重。

這和當前的經濟局勢有其相似處:今年初,歐巴馬在高民氣下就職,誓言要對經濟作出重大變革,但他的實際行動過於保守,不夠大膽。他的作為讓經濟免於崩潰,卻無法降低失業。

歐巴馬的經濟振興方案遠低於眾多經濟學家認定所需。就連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也認為,經濟刺激方案的規模應該要有1.2兆美元。白宮也不願對大銀行額外注入大量資本,因為這可能必須要把較弱的銀行暫時收歸國有。相反地,白宮採取的是鴕鳥心態,希望銀行能夠自己想辦法賺回健全的體質。

白宮可能會辯稱,太大膽的行動過不了國會這關。但是白宮從未真正挑戰過政治的限制,也從未表示他們力有未逮,抱負無法完全實現。官方口徑都說當前行動已經足夠,扼殺掉採取進一步振興措施的理由。

但是經濟需要更多援助。經濟的確在第三季快速回升,但不足以改善就業。未來也很難看到樂觀的理由,刺激作法已經發揮完最大的功效。就連財政部長蓋納都承認銀行不願放款。許多經濟學家都預計,依照現行局面,經濟增長將在未來一年內再度煙消雲散。

問題在於歐巴馬看來也無力改變這個前景。華府的常識認定預算出現赤字時,就不能採取更多財政刺激。儘管這在經濟學上是錯的,但沒人理會。而去年士氣昂揚的民主黨基層逐漸失去熱情,因為歐巴馬對華爾街的懷柔,顯得正在背叛他們的信念。

因此,總統先生錯失先前擴大戰果的機會,在一個太小的灘頭上被敵火釘住。

如果民主黨在期中選舉大敗,名嘴會說這是因為歐巴馬向左轉得太多,而美國是中間偏右的國家,諸如此類。但事實是歐巴馬作得太少,以致於他的施政議題遭到威脅。今年初的半調子經濟措施,恐怕要傷害民主黨好幾年。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11/0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歐巴馬:就業機會通常跟在經濟成長後頭


2009-11-07 中國時報 【中央社】

針對美國10月份失業率站上二位數,創下1983年以來新高的10.2%,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安撫國人:「歷史告訴我們,就業成長通常跟在經濟成長之後。」

美國勞工部今天公佈,10月份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減少達19萬之多,超過一般分析家的預期,這也是連續第22個月就業機會負成長。失業率從9月的9.8%跳升到10.2%。如果加上只找到半職及已放棄尋找工作者,全國實際失業率高達17.5%。

歐巴馬隨即在白宮玫瑰花園發表談話,強調他的政府一定會盡全力製造工作機會,促進經濟復甦。

他說:「在所有美國人都能夠找到工作之前,我不會休息。」

不過歐巴馬也呼籲美國人不必過於悲觀。他說:「歷史告訴我們,就業成長一向跟在經濟成長之後。」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佈,今年第三季國民生產毛額止跌回升,成長達3.5%。這是2008年第二季以來首度出現經濟成長。

此外,今天稍早,歐巴馬已在白宮簽署參眾兩院先後通過的延長失業救濟期限法案。根據這項法案,全國各州失業救濟申請期限延長14週;失業率超過8.5%的州另額外延長6週。目前全國有27州失業率超過8.5%。

美國國會於今年2月通過將失業救濟申請期限從26週延長到最多53週。但由於就業市場持續疲弱,許多人長期找不到工作。勞工部統計顯示,目前每天約有7000人的延長期限到期。估計到今年聖誕節,全國將有200萬人無法再領每週平均300美元的失業救濟。因此,這項法案即時生效,等於是歐巴馬送給他們的最佳聖誕禮物。981106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電動車決戰元年》超跑車心臟,出自台灣!

電動車決戰元年》超跑車心臟,出自台灣!

文/林孟儀

台中縣神岡鄉,隱身在省道旁的富田電機,沒有明顯的門面,車子從省道轉進狹窄的小巷裡,才算進到廠區裡;沒有人帶路,還真的不好找。

過去一年多來,科技業、汽車業、創投業等各路人馬紛紛登門拜訪,富田電機總經理張金鋒,特別在接待來賓的小木屋裡,備了兩套泡茶桌椅,方便同時接待兩組訪客。



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推出全電動休旅車,提供國內電動車零組件絕佳合作平台。(攝影:楊文財)

Google老闆塞吉‧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背後出資的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去年推出由加州州長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代言,讓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卡麥蓉狄亞(Cameron Diaz)瘋狂搶訂的全球第一台純電動跑車Roadster,取代傳統汽油引擎的那顆心臟--電動馬達,就是由富田製造。

記者到訪當天,特斯拉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魯希連後腳剛走,另一桌協助中國發展電動車技術的業者,也正準備離開。這家未上市、員工僅八十五人的小公司,如今成為全球明星,連丹麥車廠都找上門。

汽車新革命,未演先轟動!電力取代石油,電動車股漲翻天不只富田,散居在台灣的各角落裡,有一批即將躍上世界舞台的明日之星。

台北縣汐止市,成立三十三年的胡連精密(6279胡連),正為中國電動車領導廠商比亞迪生產連接器;驅車再往桃園中壢,成立三十九年的高力熱處理公司(8996高力),正幫特斯拉跑車馬達進行硬銲加工;桃園龜山,華亞科技園區裡的致茂科技(2360致茂),過去生產精密測量儀器,現正為特斯拉研發電力檢測設備與控制系統。

再往南部走,彰化郊區,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台塑和長園科技合資成立)開始量產電動車電池所需的正極材料;台南善化鎮的能元科技,則已拿到BMW電動車MINI E獨家電池訂單;高雄仁武鄉的公準精密忙著替特斯拉的馬達做機械加工……。

他們,有些來自傳統的黑手產業,有些則是科技設備廠商,如今都一一切入全球的電動車供應鏈!

這是一場百年革命。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IBM:雲端運算是模式 非產品。新聞分析-雲端成熟後 PC代工報價恐下滑。

IBM:雲端運算是模式 非產品

2009-10-21 工商時報【黃智銘/北京報導】

IBM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成立10年來首度全面對外開放,今年「雲端運算」議題火熱,IBM也與無錫市政府聯手打造全中國首座雲計算中心,積極吸引企業加入。IBM大中華區研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強調,與其他對手Google、亞馬遜相比,IBM一直以來就以企業需求為關懷重點,可以幫企業打造專屬的雲端運算架構,而不是只是要企業使用IBM的雲端架構。

 根據統計,即使企業的資料中心,一般而言也只有約15%的運算是用在有效率的生產活動,大約還是有85%的運算資源浪費。雲端運算由於集中化、虛擬化,可以減少維護成本,因此在不景氣下,除了消費者愛用外,企業也希望可以透過雲端來增加競爭力。

 IBM從1960年代就提出「虛擬化」的運算概念,透過虛擬化技術,將原本一部一部的PC整合到伺服器上,大大提升運算效率,現在所謂的雲端運算,只是虛擬化的延伸技術。

 IBM強調,雲端運算只是一種「模式」,而不是產品,任何廠商都可以有自己的雲端架構,IBM自己將雲端分為公共雲與私有雲兩種,分別也有如Lotus Live與Cloud Burst等產品鎖定雲端商機,IBM建議企業可以把敏感性不高的資料與運算透過公共雲,如外包給提供雲端服務的廠商來降低成本,敏感性高的資料則可以在內部打造私有的雲端架構。

 例如,台積電就開始打造內部的雲端架構,將公司的DT改成精簡電腦(thin client),不但降低採購成本,同時也提升資料的安全性,降低員工外洩與商業間諜的滲透機率。

 IBM指出,中國企業目前在電子商務上普及程度僅有約20%的消費者會在網路上消費,普及度遠遠落後,但預估201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因此電子商務的建設需求孔急。所以IBM便與無錫市政府合作打造功用的雲端架構。

 王陽表示,中國市場有很多當地的特點,因此需要在這樣的平台上提供適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


新聞分析-雲端成熟後 PC代工報價恐下滑

2009-10-21 工商時報 【黃智銘】

談到「雲端」通常意味著更便宜的運算成本,說得簡單一點,未來NB、手機等並不需要太高的計算能力,只要可連上網,運算工作都交由伺服器處理,因此硬體規格將大減,對原來就殺價競爭的台灣代工廠,未來產品報價將更快下滑。

 其實從最早華碩的Eee PC與宏碁的Aspire One就可以視為是雲端運算下的產物,原來設計都是採用Linux設計,消費者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使用如Google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電子郵件、文書處理等等,只是由於相關配套尚未成熟,因此現在主流還是Windows XP作業系統的小筆電,但相同的結果是產品的平均單價都大幅下滑

 可以預見的是,雖然Linux版本小筆電功敗垂成,但是Google又將持續推出Android與CHROME等作業系統免費讓手機、NB使用,電子產品雲端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代工廠的營收下滑壓力會越來越大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熱門族群》喬鼎、普安漫步在「雲端」,股價漲停再創波段新高。HP發佈新雲端產品 加速傳輸速度自33天降為108分鐘。

《熱門族群》喬鼎、普安漫步在「雲端」,股價漲停再創波段新高

2009/10/19 13:3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雲端運算概念興起,磁碟陣列個股-普安 (2495) 及喬鼎 (3057) 受惠於網路儲存概念興起,業績後勢看好,近期獲市場買盤力拱,今天股價再度雙雙攻上漲停板,同步創下波段新高。

線上遊戲及網路功能多樣化帶動網路伺服器需求大增,網路儲存也逐漸取代傳統PC、NB等儲存方式,近期興起所謂的雲端運算,即一種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利用新方式,可為大眾使用者依託網際網路上異構、自治的服務進行按需即取的運算,由於資源是在網際網路上,而在電腦流程圖中,網際網路常以一個雲狀圖案來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類比為雲運算,『雲端』同時也是對底層基礎設施的一種抽象概念;由於雲端運算的資源是動態易擴充套件且虛擬化的,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終端使用者不需要了解「雲端」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需直接進行控制,只關注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以及如何透過網路來得到相應的服務。

目前雲端運算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如: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雲端運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透過瀏覽器存取的線上商業應用,軟件和資料可儲存在資料中心,由於儲存能力越來越強大,連帶地終端設備的功能和介面也越重要,雲端資料中心對伺服器與晶片的大量需求需求不容小覷,因而相關概念股也成為近期市場力拱標的。

磁碟陣列廠商受惠於雲端運算興起,近期獲買盤力挺,今天盤中再度攻上漲停板,股價也同步創下波段新高。

HP發佈新雲端產品 加速傳輸速度自33天降為108分鐘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09 / 10 / 20 星期二 20:20

HP(HPQ-US;惠普)台灣今天發佈全新建構雲端產品 HP BladeSystem,可將資訊中心的傳輸服務自動化,其內建的The Matrix Orchestration Environment(MOE)提供一個統整的管理介面,二者建立起可同時進行實體與虛擬運作的整合資源槽,架構第一座真正business-ready的基礎架構。

HP表示,HP BladeSystem Matrix和MOE可為客戶帶來幾個利益,包括加速服務傳輸,將典型的部屬程序從33天,降低為只需108分鐘;精確掌握電力使用、網路頻寬、儲存容量與實體、虛擬伺服器資源的狀況,讓IT規劃更簡化;降低最高65%的光纖通道連結成本;減少最

高92%的電力與冷卻成本;以及資訊中心電力回收最高可達50%。

近年來,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成為資訊服務業最被重視的技術,各企業紛紛力求虛擬化整合以建構雲端運算服務,然而,許多企業在邁向雲端服務的路程上,首先面臨的就是虛擬伺服器蔓延,而虛擬與實體混搭的IT環境顯得更不易管理,因此,尋求一個建構整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的解決方案以簡化紛亂複雜的IT環境,便成為企業亟需處理的課題。

HP台灣的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表示,越來越多客戶尋求備有高效適應性基礎架構的資訊解決方案,必須兼具成本追蹤與能源管理的應用程式。

HP BladeSystem Matrix可使客戶享有系統簡化、省時、省人力與成本等極大益處,Matrix使資訊中心能在1000台實體或虛擬伺服器上的應用程式,進行資源的即時交互傳輸,這個匯集成的巨大資源槽,讓管理者能以較低的成本擁有一座適應性基礎架構,同時也可以控制電力消耗並視業務需求彈性調整資訊中心的配置。

Matrix 能簡化容量規劃、災難復原等複雜的基礎架構運作,並能進行自動化資源配置,企業用戶不但可因此省下79%的營運成本,只要 8 個月的時間,即可預見未來 3 年的投資報酬率可高達323%的潛力。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社群網賣虛擬商品 賺翻

社群網賣虛擬商品 賺翻

【編譯潘淑婷/綜合外電】 2009/10/16

如何利用廣大的用戶群獲利向來是各家網站的難題。現在亞洲的社群網站就藉由販賣各種虛擬產品,打敗不景氣,在真實世界大賺一筆。

中國一名女大學生一個月要花人民幣20元(2.9美元)在中國最受歡迎的社群網站Qzone購買虛擬企鵝寵物的服裝,或是玩QQ即時通遊戲。金額也許不高,但這些錢都直接落入Qzone所屬的騰訊公司口袋裡。在這波衰退中,該公司今年第二季淨利比去年同期躍增85%。

網路顧問公司Plus Eight Star負責人喬夫說:「他們只要從每名網友身上賺一元,100萬名網友就能累積到100萬元,所以即使大環境不佳,這些網站仍可持續成長。」

從虛擬服飾、虛擬寵物到虛擬家具等各類產品皆可在網路上購得。據Plus Eight Star預估,亞洲人一年在網站上的虛擬購物金額為50億美元,約占全球虛擬產品市場的八成。這些網站包括Qzone、南韓的Cyworld,以及日本的手機族網站Gree 。

亞洲虛擬產品市場,約有80%為線上遊戲的裝備,像是Gree網站釣魚遊戲Tsuri Star2用到的釣竿;其餘則來自社群網站的虛擬角色。亞洲社群網站的成功,使得Myspace和Facebook對虛擬市場的潛力刮目相看。騰訊公司去年一年賺逾10億美元,其中僅13%來自廣告營收。反觀Facebook和Myspace仍依賴廣告為營收主要來源。

亞洲社群網站在虛擬產品發財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來自線上廣告市場不夠發達,使各家網站必須另尋獲利途徑。

另一個原因在於文化差距。在亞洲,成人也風靡線上遊戲;但在西方,玩遊戲的多是小孩。此外,東亞社會很講究地位,玩家不願在裝備上落於人後,因此也比西方玩家更樂意添購產品為虛擬角色升級。

亞洲的社群網站雖較偏重國內市場,但用戶群卻相當活躍。以Qzone為例,今年第二季網站活躍的用戶數達2.28億。

【2009-09-11/經濟日報】

中國出口貨 打遍天下無敵手

中國出口貨 打遍天下無敵手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09.10.15 03:35 pm

全球衰退促成消費者和企業「價格意識」高張,低廉的「中國價格」所向無敵,中國貿易在全球攻城掠地,在各洲從競爭者手中奪走市占率,《紐約時報》引述經濟學家的話說,中國現在努力鞏固的世界貿易主導地位,在經濟復甦之後將會長久維持。

全球貿易是一塊縮小的餅,但中國在其中所占份量愈來愈大。消費者在不景氣裡追求低價,北京下定決心維持外銷機器全力運轉,搶盡低價風的優勢,不僅在原有市場擴大地盤,還在新市場開疆拓土。

今年起…超越德國 成為最大出口國

中國今年已超過德國成為最大出口國,其次最大進展是取代加拿大成為美國進口貨的最大供應國。去年頭七個月,美國進口品15%來自中國,今年同期上升到19%,加拿大對美出口則從17%降為14.5%。

進口品類別方面,今年7月為止,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編 (針)織成衣 (knit apparel)上升10%,從墨西哥、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的進口下降19到24%不等。中國9月份外銷交出九個月以來最小的15%跌幅,專家視為中國出口活力重振的明證。

中國製造商勝在能夠快速削減工資等成本來大幅降低產品價格。廣東長潤服裝公司國際貿易負責主管廖元說:「買主殺價愈來愈狠,12條包裝的牛仔褲,合理價是一條7美元 (台幣225元元),他們殺到2.85美元。」長潤主要外銷歐美。

優勢在…市場靈活 政府政策力挺出口

中國生產的生活必需品應有盡有,勞動市場富彈性,靈活適應市場變化,加上「中國價格」,鮮有國家能敵。同樣重要的是政府政策力挺出口:從北京維持人民幣對美元走低,到一貫以稅賦優惠和國營銀行低利放款來補貼出口。結果極為可觀,今年上半年,中國外銷價值5210億美元的衣服、玩具、電子、穀類等商品,比去年同期少22%,但德國的降幅是34%,日本37%,美國24%。

謀霸業…日、義、加、墨、中美洲大成功

好幾種產業,中國久已謀求獨霸,今年在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大獲成功:出口美國的家具從50%升上54%,加拿大和義大利輸美家具則重挫40%。義大利的進口鞋市場原以羅馬尼亞為首,也變成中國,中國紡織品也稱雄所有歐洲主要國家。

日本電子產品素來倚重外銷美國,但十年來每年的市占率都輸中國,1999年,美國的進口電子產品18%來自日本,今天已降到7%。

進行式…專家:中國未來還會更強

瑞士信貸亞太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說:「中國還會更強,競爭者則不斷走弱,而且中國政府為汽車等產業紓困,未來將還會有新的產業成為出口產業。」

【2009/10/1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Google:景氣回春加快投資。Google看好前景 大舉招兵。

Google:景氣回春加快投資

  • 2009-10-09 工商時報 【申文怡/綜合外電報導】
  • 網搜龍頭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周三表示,廣告業最壞的時機已經過去,除了美國回春外,歐洲市場也露出復甦跡象,因此公司已加快投資和徵人的腳步。施密特和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在紐約總部舉辦記者會。施密特指出,Google在5、6月首度看到復甦跡象,由於「最糟的時刻已經遠去」,經濟情勢亦已觸底回彈,因此Google計畫恢復原本收購的步調,平均每個月買1家公司。

    施密特指出,Google傾向併購新創公司,這些公司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可能包括雲端運算、搜尋和廣告等符合Google策略發展的小公司。施密特表示:「Google內部有意思的產品,半數來自所併購的小公司。」例如,目前當紅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作業平台,就是出自創辦人布林和佩吉(Larry Page)買下的一家小公司。

     儘管Google屬意小規模併購,但亦不排除買下大公司。例如Google曾砸下31億美元,買下顯示廣告業者DoubleClick;亦花費16.5億美元重金,迎娶視訊網站YouTube。不過,施密特坦言,進行大規模交易較為困難,一方面是併購成本高昂,卻往往無法帶來立即的回報;另一方面則可能招來反壟斷機構之調查。

    除了恢復併購的腳步之外,Google一改第二季裁員舉動,重新增聘人手。Google在今年第二季擁有19,786名員工,人數較第一季短少了378名,當時是基於成本考量,因此裁撤了300名銷售、行銷和人資員工所致。

    Google將於15日發佈財報,其營收和獲利自然是投資人關注焦點。路透分析師表示,Google的營收將小幅成長4%,淨利則增加9%。投資網站Hoover估計,Google上季EPS可望在4.46至4.99美元間,高於去年同期的4.24美元。投資機構歐本海默(Oppenheimer)也看好Google,認為該公司股價將成長15%至565美元。

    Google看好前景 大舉招兵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09.10.09 04:00 am

    科技業巨擘Google公司看好經濟前景,認為廣告營收下滑態勢告終,將再次開始大舉招兵買馬並尋找併購機會 。

    Google執行長史密特7日表示:「最糟的狀況已經過去,我們清楚看到復甦景象。因為期待復甦將至,我們正增加投資,並加緊招募人員。」Google本周在紐約召開全球銷售會議,史密特說,全場的看法都很正面。

    他說,Google業務低潮發生在今年春天,6月逐漸好轉。他表示,正如許多經濟學家的預估,歐洲並未落後於美國。因為不景氣,Google的人力招募及併購計畫都在去年緊急喊停

    史密特說,Google在不到兩個月前決定重啟招募及併購專案。他說,很可能會買進10個人以下的小公司,最理想的是買下矽谷新創公司Android,該公司研發成果變成了Google 智慧手機的作業系統。

    在經濟復甦的循環當中,史密特表示企業會先穩定下來,然後信心開始增強,接著增加廣告支出,最後才是增加人手。

    他說:「我希望我們是領先指標。」他認為網路廣告的復甦應早於其他媒體,因為網路廣告費用較低,且依點擊率付費的模式易於衡量效果。

    Google安然度過不景氣,但營收及獲利均大不如前,過去幾年,該公司表現極為亮麗。雖然最近幾季,網路廣告的點擊次數出現成長,但廣告商付給Google的單次點擊費用下滑。

    Google在第二季縮減員工人數。截至6月底止,該公司全球員工共19,786人,較第一季底減少378人,主因是先前宣布從銷售、市場行銷及人資招募部門裁掉300人。

    另外,在Google掃描絕版書可能侵犯版權的爭議案中,紐約南區美國地方法院法官丹尼.秦(Denny Chin)7日在聽證會上訂出最後期限,要求Google公司11月9日前,提出與美國作家協會(Authors Guild)及美國出版商協會(AAP)等單位的最新和解條件。

    【2009/10/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